公告: 航班时刻表:旅游船时间调整》首班进岛发船时间为7:00;末班进岛发船时间为15:30;末班出岛发船时间为18:00、运营期间流水发船。
首页 > 百年建筑
康来饭店:威海现存体量最大的老洋房
2023-11-21 14:29:27
  刘公岛上康来饭店全貌
到过刘公岛的游客会有这样的印象,一出岛内候船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面沿街商铺高处,巍然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背依青山,面朝大海,巍峨壮丽,气势非凡,镀锌铁瓦屋面,白色外廊相互贯通,外形带有欧式拱圈门和垂脊建筑造型,整个建筑风格独特,十分醒目。这座洋溢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建筑群,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保护完好,风韵犹存,它就是上世纪初英国人建造的康来饭店,也是威海现存体量最大的老洋房。
  康来饭店西侧风貌
“捷足”威海淘金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列强在加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同时,加紧侵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在华展开了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在这场瓜分豆剖的竞争中,英国作为最早侵华、在华拥有政治经济权益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清政府就范,强行租借威海卫。
威海卫在日本占据三年后,于1898年又陷入英国的魔掌,并开启了32年(刘公岛被强租42年)被租借的屈辱岁月。
  英舰云集的威海湾(摄于20世纪20年代)
英国租占威海卫的最初目的是把威海卫建成其海军在远东地区永久性基地,并制定了规模宏大的威海卫防御设施建设规划,其中刘公岛海军基地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然而,由于英国与南非布尔人爆发战争,英国海陆军受损严重,国库空虚,已无力承担威海卫建设,加上20世纪初德国海军的崛起和俄法联盟的形成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海军发展重点随之迅速转移到造舰业。1902年,英国放弃了其原本宏大的计划,最终将威海卫重新定位为英国海军军事训练基地和疗养基地。于是有着“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美誉的刘公岛作为一处疗养胜地的价值便凸现出来。
英国海军投资重点紧接着转移到物资供应、装备检修、卫生医疗、勤务保障、旅游娱乐等方面,并在岛上修建了大批炮台、兵营、医院、别墅、俱乐部、高尔夫等军事训练和各种生活娱乐设施,舰队停泊地点也全部停泊在刘公岛海面。
威海卫成为英国海军军事训练基地和疗养基地后,英舰云集威海湾,每年都有大批英国海军官兵及家属前来休憩度假,这也极大刺激了英国工商界逐利的欲望,幻想威海卫成为第二个香港,这时的英国媒体也大肆渲染,推波助澜,认为威海卫商机无限,是个“淘金”的宝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偏居一隅的威海卫突然间热闹起来,不仅吸引了英国商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商贾达官贵人蜂拥而至,纷纷到此经商、购地和置业。这其中就有康来洋行的创办人、捷足先登者英商邓肯•克拉克。
  康来洋行创始人邓肯•克拉克(摄于20世纪20年代)
首家外资洋行
1898年英租威海卫后,英商邓肯•克拉克辞去海关工作,从烟台举家迁往威海,购买了粤商梁皓池、黄华英在威海设立的财泰号,在刘公岛租下北洋海军的部分营房创办了康来洋行,这是威海近代第一家外资洋行。
创始人邓肯1856年11月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由于父亲早亡,为供养母亲和7个姐妹,邓肯少年时代便开始了打工生涯。来中国后,邓肯相继供职于上海和芝罘海关。1892年因参与救助伦敦商船“斯坦菲尔德”号遇难乘客,被英国政府授予维多利亚勋章。次年4月,邓肯与在芝罘的著名家庭旅馆创办人爱德华•纽曼的女儿成婚。
  邓肯•克拉克与妻子安妮在刘公岛家中(摄于20世纪初)
康来洋行早期主要业务是替英国驻军和殖民当局进行官方采购。在英租时期,由于康来洋行牌子老、资历深,与官方拥有深厚的人脉关系以及经营邮政这一重要市政机构,因而在威海卫各项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后随着威海商贸和旅游业不断兴盛,完成资本积累的康来洋行也不断向民用领域扩展业务,在旅游、水上公共交通、房地产业和教育等领域都有投资。
康来洋行在刘公岛和商贸区拥有众多的店铺和货栈,除进口大量一般性商品外,还进口煤炭等重要物质,是威海卫当时最大的煤炭和洋货批发商之一。同时,它还是威海最大军事采购商,特别是每年夏天英国远东舰队来威避暑时,该行几乎包揽了舰队所有的后勤供应业务。它还是香港邮政总局在威海的独家代理,经营刘公岛和商贸区两处邮局,包揽了全区的邮政业务。
  位于岛外东山的国王饭店(摄于20世纪初)
随着来威避暑疗养的洋人不断增多,邓肯•克拉克敏锐地扑捉到这一商机,投资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成为威海卫最大的旅馆业主。它除了于1898年在刘公岛创办了康来饭店,后期接管了岛外位于今东山宾馆西侧的国王饭店,在规模和档次上都是最高的。刘公岛上还有一些门前出厦并有走廊的“邦格楼”,也多为康来洋行投资修建,部分用作公务,部分出租给来刘公岛度假的游客。另外,它还在刘公岛上建设了一处日产能力达1.8万瓶的汽水厂和每小时产面包454公斤的面包房。
在交通方面,成立了供水船公司和驳船公司,专为来威的各类船只提供淡水,并向游客和商船出租游艇及驳船。它还建有两处专用旅游码头,是最早在威海开展水上轮渡业务的商行。此外,该行还经营果蔬种植园,专种外国蔬菜瓜果,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部分对外出口。1904年,康来洋行在刘公岛上创办了一所国王学校,招收中国学生,主要讲授英语和商业课程。可以说,康来洋行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无不涉猎,军民商学方面无不参与,是当时实力最雄厚、投资领域最广的商业王国。
欧式建筑典范
康来洋行是邓肯•克拉克在刘公岛最早的扎根地,康来饭店也是其家族发迹的地方。康来饭店原址为北洋海军军官宿舍,从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洋海军军官宿舍尽管都是平房布局,但房屋密集、建筑规整、鳞次栉比,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建筑群。1898年,初到刘公岛的邓肯•克拉克看好这处建筑,便租用后开设饭店,接待暑期来威的英国海军军官家属和外籍人士。
  康来饭店原址为北洋海军军官宿舍(摄于20世纪初)
据记载,康来饭店初建于1900年,但对北洋海军军官宿舍并未作大的改造。随着来刘公岛疗养度假人员的骤升,原有接待设施已不敷使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邓肯•克拉克在1920年拆除了北洋海军军官宿舍,在原址建新饭店,尽管还是一层建筑,但作为历史遗迹的北洋海军军官宿舍就这样屈辱地消失在英国殖民者的手中。
  改扩建前的康来饭店(摄于1931年)
  改建为两层的康来饭店(摄于1935年)
  康来饭店中部的拱圈门
1933年和1934年,为了扩大规模和提升接待能力,再由平房改建为今天的二层楼房。康来饭店占地1.4公顷,建筑面积3287平方米,是当年刘公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威海现存老洋房建筑面积中最大的一组建筑群。整个建筑拥有大小客房40多间,分东西两院,东院主楼2栋,附属房3栋。西院主楼1栋,附属房2栋。主体建筑座北朝南“一”字排开,东、西侧均为两层客房,砖石结构,黑色铁皮瓦屋面,上下层南面均设有走廊,上方为欧式垂脊造型。中间为西餐厅,可供上百人同时就餐,大型宴会和富家子女婚礼多在此举行,其豪华程度和规格在当时远东地区首屈一指,堪与当今五星级饭店相媲美。
  从康来饭店走出的婚礼花轿(摄于1938年)
  康来饭店西餐厅(摄于20世纪初)
1920年之后,康来饭店由邓肯•克拉克长子约翰•克拉克经营。约翰因中风留下后遗症(腿瘸),当地人称为“张瘸子”,1940年离开威海卫,康来饭店也随之结束了其昔日繁华盛景,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在康来饭店前面的海岸,还有一处接送游客和运送货物的专用码头——康来码头。实际上该码头建于北洋海军时期,军民合用,因此得名“官码头”,又因其由花岗岩块石砌成,又俗称“石码头”。英租时期,因其主要为康来饭店服务,又被殖民当局称为“康来码头”,打上了殖民者的印记。这座历经百余年风雨的码头,在现在使用的旅游码头建成之前,它是岛上惟一的民用码头。刘公岛自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上百万游客进岛后的第一个脚印,都是最先留在了这个码头,尽管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也见证了曾经的辉煌和耻辱。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停泊着舢板的康来码头(摄于20世纪2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康来饭店一直由驻岛海军某部使用,保存完好。由于康来饭店属于军事管理区,游客不能近距离接触,但欧式的风格、气派的建筑、醒目的位置,褪尽繁华、写满殖民屈辱记忆的康来饭店令每位初次进岛的游客都会驻足注目。
2006年,康来饭店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威海新闻网 建设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