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航班时刻表:旅游船时间调整》首班进岛发船时间为7:00;末班进岛发船时间为15:30;末班出岛发船时间为18:00、运营期间流水发船。
首页 > 百年建筑
刘公岛村落: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
2023-11-21 10:31:58
刘公岛东村全貌 摄影 邹本东
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刘公岛历史上先后有东村、西村、新庄和英国驻华舰队“海军村”四个村落。由于刘公岛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战舰”之称,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刘公岛村落不情愿地被裹挟到风云变幻的历史之中,历经明代抗倭、甲午战争、英国殖民、日军占据等重要历史节点,始终与中国历史脉搏共振。时过境迁,现存有东村、西村和英国驻华舰队“海军村”,东村还是目前刘公岛上惟一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负载着特殊厚重历史信息的刘公岛村落,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
英租时期的刘公岛东村 上世纪20年代
从刘公岛东村1978年发掘出的陶器文物可以考证出,早在战国时代,齐灵公灭莱(公元前567年)后,齐国国土扩展到东海边,齐国一部分人迁移到岛上居住和开发荒岛。这也是刘公岛最早居民的考证,距今已有2500多年。
据记载,刘公岛上最早有两个村落,因两村东西相对而得名东村、西村,形成于明代。明代倭寇屡犯我国沿海,处于中转站的刘公岛首当其冲。为避倭寇侵扰,魏国公徐辉祖将岛上居民迁至陆地城郊。东村居民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自此与战乱联系起来。嘉靖年间,人称“海贼王”的王宪五率农民军占岛种田,威震朝廷,后遭官府清剿而撤走,岛上又荒芜人烟。
东村民居现貌
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朗先又招人进岛居住,垦田种粮纳税,并在岛上最高峰旗顶山上设立墩台,派兵戍守。岛上有刘公、刘母祠,“瓦屋数楹,泥塑双像”,“舟人经其地,必致祈祷焉”。在此期间,我国南北方海运又开始兴盛起来,刘公岛、威海湾的三官庙(今金线顶下)、庙前口(现市区东码头)均为泊船之所,海运的复兴,使岛上居民也随之增多。
英租时期的东村建筑 上世纪30年代
清康熙二年(1663年),刘公岛疫病流行,居民全部迁出。1690年,有丛、邹、姜三姓进岛居住,垦荒313亩,在岛上繁衍生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有一支农民起义军进驻刘公岛,并以“建飞”为年号,反对官府。登州、宁海、文登三营清军对其集中攻击,农民军苦战不胜而撤走。此后,岛上便是“烟火数十家,断连村落小”,居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
清光绪年间,沉寂多时的刘公岛突然热闹起来,从1881年至1895年,清政府在此经办北洋海军。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刘公岛上大兴土木,万人进驻,战舰云集。此时岛上居民除军人家属外,多数为军人服务,少数务农或从事近海捕捞。由于居民增多,岛上形成了西村、新庄和东村三个村庄。新庄大体位置在今天海军公所后面偏东一带,由于新庄史料匮乏,对该村信息了解很少,上世纪八十年代还能隐约看到新庄一些房基遗迹,现已不存。
刘公岛村庄里的孩童 上世纪30年代
1898年至1940年,在英国租借刘公岛42年间,殖民当局在刘公岛上袭占原官产308亩土地后,又公然违背租约规定,为把刘公岛建成英国海军专属军事控制区,征用了岛上的4811亩民用土地和所有用房,变为英国政府的地产。后来又专门颁布了《驱逐刘公岛原始居民法令》和《限制华民进岛条例》,迁出岛上大部分居民,严禁中国人随意上岛。
为了改善岛上的卫生状况和居住环境,殖民当局还作了一个建设规划,将原来的中国房屋全部拆毁,并按照英国卫生建筑标准,改建东村和西村,以供为基地提供服务的苦力和低级雇员、商人居住。但该计划并未完全实施,只有东村基本完成改建计划,改造始于1918年,1920年竣工。这批建筑共有50多栋,分三排,主要租给基地的普通雇员使用,如今大都保存了原有风貌。
刘公岛西村旧貌 上世纪20年代
西村位于海军公所西侧,改建于1920年,除建了三栋商业楼(西摩尔街上的三栋楼)外,只改建了两排10户民宅,基本按中国的传统风格而建,西方元素很少,主要租给岛上的巡捕和商人使用。新中国成立后,该村为驻岛海军某部管理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现闲置。
1920年,殖民当局又在东村南面海边上建设了“海军村”,与东村相邻,共有5栋,每栋都有独立的后院,主要供英国海军中国舰队香港籍和广东籍华人高级雇员暑期度假使用。新中国成立后,该村为驻岛海军某部管理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现闲置。
英驻华舰队“海军村” 上世纪30年代
刘公岛作为英国海军远东舰队训练和避暑疗养基地,每至暑期,战舰云集,上万名的洋人突然登临这座小岛,间接催生出了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各式商铺林立,广告牌匾举目皆是。当时刘公岛共有143户居民,居民除少数商户开设饭馆、面包房、洗衣房外,多数以摇舢板、拉洋车、清扫街道、摆台、剪草等各种低贱营生,为外国人服务维持生活。在英殖民者的统治下,英国人表面看上去挺绅士,可他们根本看不起岛上的苦力,看谁不顺眼,非打即骂,村民们过着屈辱的生活。
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英国政府又续租刘公岛10年。国民政府威海卫管理公署将刘公岛设为1个特坊,由公安第四分局辖理,有长警20人,辖六闾(古代25家为1闾),总共143户。
1933年,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进驻威海卫,司令谢刚哲将司令部设在刘公岛,海军教导队第一大队也驻在刘公岛。是年,岛上共有房屋217所,其中官房98所,民房119所,形成了7条路,27条街,居民173户(外侨13户),连同军人共1551人。1938年春,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及海军教导队驻岛上的第一大队撤离刘公岛。3月7日,汪伪海军进占刘公岛。此时,岛上英军除少数勤杂人员外,大部分撤到香港。1940年11月15日,英军全部撤离刘公岛。
西村现状
1945年,威海解放后,国民政府将刘公岛设为一个镇,辖东西两村。据1949年9月统计,岛上东村和西村,共计151户、701人、土地376亩。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近海捕捞为副业。
1953年,东西村合并,东村就成了岛上惟一的村落。因刘公岛是军事禁区,在备战备荒的特殊年代,为确保刘公岛海防要塞安全,岛上居民开始“大换血”,那些“土著居民”因背景和经历复杂被分期分批疏散到岛外,另外从郊区农村挑选了一批“苦大仇深、根正苗红”的村民迁移岛内。
东村村民共有三次规模较大的迁移,:一次是在1953年,东村成立了一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10余户农家迁入。第二次是在1956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刘公岛部分居民迁到陆地,同时从内地调进与迁出数量相等的农户到岛上定居。第三次是1960年,村里大部分村民迁走,同时迁进7户居民。当时东村有居民68户,共245人,村民们分别从事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劳动。
上世纪60—70年代,东村大道北面增建了一排房屋,道南增加部分房屋,现村落格局呈长方形,由东西两排房屋构成,南北各两排,中间东西大道贯通,街区间路相互贯通,房屋结构独门独院,砖石构建,有房屋69栋,其中英租建筑45栋,整体村落保存完好。
英驻华舰队“海军村” 摄于2010年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岛上居民68户,245人。1984年,岛上居民户口全部“农转非”,村里不仅通了电,还从岛外接上了自来水。1985年1月,成立了只管辖刘公岛东村不到70户、二百四五十人的刘公岛办事处,同年4月1日,刘公岛正式对外开放,东村村民也由此告别了“与世隔绝”和颠簸流离的岁月。上世纪90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出台后,刘公岛东村的建筑全部由出租变“出售”,归所住居民所有。
在这里不得不提刘公岛上有两大怪事:其一是岛上居民不姓“刘”;其二是岛上居民不会出海捕捞,主要因刘公岛居民多次迁移,已无原著民,海岛居民近海不吃海,这是少有的奇闻怪事,这也再次诠释了岛上居民多次迁移并从陆地迁来的历史。
东村村口现貌
横贯东西的丁公路将东村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面背倚青山,南面面朝大海。村头至今还遗留着石碾、石磨,一排排青瓦砖房,脊连脊,门挨门,很多民居还留有英伦建筑风格的遗韵。小巷石板上的青苔和住户黑漆斑驳的大门,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千年古村落,成为现代人旅游休闲、寻古探幽的别样景观。
如今的东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老年公寓”。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岛外创业,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的老人全都有退休金,衣食丰足,生活无忧,在风景如画的刘公岛上安享晚年。随着岁月的更迭,东村村民们慢慢老去,慢慢走进历史,然而村落与时代一同共振的变迁史永远不会流逝,永远留在历史之中……
文\图 彭均胜 刘巍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威海新闻网 建设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