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位于海军公所西侧约100米,建于明朝末年。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海军提督丁汝昌及陆军将领戴宗骞、张文宣等捐资,重修了龙王庙。
龙王庙座北朝南,建筑古朴典雅,有山门、正殿、东西厢房,均为砖木举架结构,平面呈四合院布局,拥有房屋14间,连同戏楼占地面积近1700平方米。殿内供奉东海龙王塑像,左右分别为龟丞相和巡海夜叉。东西两侧山墙上分别彩绘《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情节壁画。
龙王塑像与壁画
沿海居民信奉龙王,旧时农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龙王生日这天,岛内外渔民纷纷进香跪拜,祈求龙王保佑平安。凡过往船只在岛上停靠,也都前来上香祈福。节日期间,常有戏剧在此演出。北洋海军也信奉龙王,每当出海都来祭祀。
东厢内陈设的“柔远安迩”“治军爱民”功德碑
甲午战败,丁汝昌殉国,灵柩曾暂厝龙王庙西厢房内,灵柩运走后,岛内百姓又在此设其牌位,四时祭祀,故又称龙王庙为丁公祠。东厢房内的“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两块石碑,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刘公岛绅商为丁汝昌和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树立的功德碑。
英租时期的龙王庙
英国租占刘公岛时期,龙王庙被英国人占用,英国人不遵守租约约定,于1917至1918年间,将岛上200余户居民逐出岛外,土地、坟地被全部收购。又怕岛内百姓以拜庙为名而一再登岛,于是“神随庙移”,将岛上所有庙神全搬至岛外。在岛外之庙未建成前,英国人将刘公刘母神像暂移龙王庙内,龙王庙曾一度又被称为刘公庙。刘公刘母神像搬至岛外后,龙王庙曾被用于英国大医官办事房、威海卫青年会会址。
上世纪30年代的龙王庙与戏楼
1938年3月22日,日寇再次踏进刘公岛,岛上建筑悉数被日伪军霸占。为了拉拢青年参加汪伪海军,日伪军利用丁汝昌声望,将龙王塑像移至岛外,而后将空置的龙王庙辟为“丁公纪念室”, 正面墙上挂着丁汝昌画像,供桌上设置木主牌,前面摆放着花圈和挽联等。而正房的西侧,立有刘公岛绅商为丁汝昌所树的“柔远安迩”功德碑。
龙王庙与庙前戏楼
龙王庙与戏楼上的彩绘和雕刻
龙王庙前正对大门,建有戏楼一座,用来举行庆典和祭祀活动演出,是龙王庙附属建筑,由戏台和后台两部分组成。戏台呈正方形,约34平方米,为歇山挑檐式顶,由四根高4米的青石柱支撑,柱上阳刻楹联一幅,上联“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烂辉光照耀玉皇阁”,下联“奏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正中拱额“寰海镜清”。后台有化妆室。整座戏楼建筑玲珑峻拔,飞檐翘角,彩绘斗拱,精巧别致,为威海仅存的一座庙宇戏楼。
戏楼石柱上楹联
有关这座戏楼的石柱,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在修建戏楼的时候,树立四支戏台石柱是最为重要的工序,其他建筑都是白天建,唯独四支石柱是晚上带黑施工,这似乎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感。第二天一早,看热闹的人惊奇地发现,一夜之间巨大的四支台柱已经立在一人多高的台基之上。为何晚上立石柱?有的说法这是建戏楼的独有技术之处,不便被人了解,所以都是晚上偷偷进行;也有的说法是立柱子为比较大的工程,体量很大,白天施工有看热闹的,容易出危险,因而都是等到夜至人散才开始掌灯施工。
1944年春夏之交,威海大旱。汪伪海军华北要港司令部司令鲍一民决定求雨,在农历五月十三日(民间传说关老爷磨刀的日子),请来戏班在龙王庙前演戏,祈雨仪式后,伪官和太太小姐们坐在龙王庙的南倒厅里,凉快惬意地欣赏京戏,士兵们却只能露天看戏,晒得汗流浃背,臭味熏人。遭到鲍一民的老婆和女儿辱骂,士兵们听了都很生气。事有巧合,此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雨来,士兵们又被淋成了落汤鸡,场面不免有些骚动。鲍的老婆见状又大骂起来。士兵们看戏受罪并遭辱骂,联想到平日惯受当官的侮辱,大家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成为1944年11月5日伪海军起义暴动的导火索。
戏楼上的文艺演出,游客在百年朴树下纳凉观看
戏楼旁边有一株朴树,树龄逾百年,高12米,树围1米多,枝繁叶茂,为威海境内稀有树种,也是龙王庙百余年历史的见证。1988年,龙王庙和戏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